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两会召开,说说我的心里话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春回大地的三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落下帷幕。2019年的两会中,有哪些民生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和期待的? 多培养人才缓解看病难 闫咏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 每天上班,

春回大地的三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落下帷幕。2019年的两会中,有哪些民生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和期待的?

多培养人才缓解看病难

闫咏梅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

每天上班,我们科室里,患者总是排起长队。老大夫旁边,几位年轻医生身着白大褂,望闻问切,认认真真。

面对老百姓的就医需求,青年中医医生,究竟如何培养?近几年来,这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30年前,我和眼前这些年轻人一样,参师襄诊,苦心学艺。“悬壶济世,医者仁心。”老师当年的教诲,让我获益匪浅。细细琢磨他的育人之道,技能传承是一方面,其精神内核的浸润影响,更为关键。

我的老师张学文,如今已是84岁高龄,仍坚持出诊看病。接诊中,偶尔遇到发脾气的病人,他总是不急不躁。有一次,一个患者没有挂号就要看病。护士劝其挂号,没想到患者大喊:“挂什么号?我看病从来就不挂号!”

张老师见状,反而心平气和:“没关系,不挂就不挂。你千万别生气,气大伤身。”张老师的举动,让学生满脸疑惑。他接着解释道:“身为医生,绝不能和病人计较。中医讲‘郁乃百病之源’,病人的情绪不稳,多与病情相关。宁可叫医生委屈,也不能让患者折腾。”

几年前接诊时,我遇到一名70多岁的老人。当时她言语表达杂乱,情绪焦躁易怒。陪同的老伴偷偷告诉我,老人因失独受到刺激,状态一直不好;加之退休后回到老家,身边也没有亲朋好友。我很同情他们,给老人留了电话,隔三岔五地询问身体状况。一来二去,我们成了好朋友,老人的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

老师言传身教,影响我辈至深。在张老师看来,培养学生可以“大锅饭,小锅炒”:中医药院校教育,是“大锅饭”;师承等方式教育,是“小锅炒”。“大锅饭”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但临床名医资源匮乏;“小锅炒”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培养人数偏少,难以满足就医需求。二者取长补短,效果更佳。

看着科室里的年轻人,我常常倍感欣慰。他们研学医术,解除病患疾苦,同时也一辈辈延展医者治病救人的道德轨迹。

2019年两会召开,我期待能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中医药技术与理念的传承,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社会问题。

愿煤改电早日惠及山村

马志英 北京市房山区西班各庄村村民

我今年65岁,祖上五辈都生活在西班各庄村。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妇,老伴崔玉先退休前是大安山煤矿的职工。女儿嫁到了延庆,儿子常年外出打工,89岁的老母亲就住在隔壁院里,平时需要我们老两口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全国两会,我最关心的民生话题,应该就是“煤改电”了。我和老伴现在住的房子是1979年盖的,墙是用石头砌成的,保暖性很差。每年冬天,山上的风刮个不停,最冷的时候室外温度能达到零下20 ℃。2012年之前的冬季都是靠小煤炉取暖,屋里的炉子烧得通红可依旧觉得冷。随着年岁大了,身体也怕冷了。2012年,老伴根据自家情况,设计改造了供暖方式:在屋外东墙外建了灶台,地板下通了烟道,从此用上了“地暖”,屋里这才暖和了点儿。早起打火,夜里封火,添煤、掏煤渣、倒煤灰,既脏又冷,折腾一趟出一身汗,干完得赶紧进屋,稍微不注意着了风就会感冒。

老伴患有腰间盘突出,每年入冬,运煤就是我们家最头疼的事。村里的房子大都建在半山腰,路也是高低不平,送煤的车只能开到村口的路边上,得靠人力把煤运到家里。每年冬天我们老两口要烧2吨煤球,老伴用背篓一趟只能背25公斤,从村口到我们家,一趟就得六七分钟,有的台阶很陡,背煤上来真是连呼哧带喘,累得好几天缓不过劲儿来。

2016年冬天,我在家看电视的时候听说了北京正在实施“煤改电”工程。用电采暖,冬天就不用灰头土脸地天天伺候灶台了,更不用担心煤气中毒了,同时还能享受政府补贴,用电不比烧煤更贵。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改善大气环境。

从那时起,我们就迫切地希望能早点儿享受“煤改电”政策,干干净净过冬天。虽然山区受各种因素影响实施难度大,但还是希望今年能有更多惠民政策出台,让“煤改电”的阳光早日照进我们山村。

让企业家安心谋发展

卓廷厚 厦门芯光润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4年,我怀揣梦想,孤身一人从福州来到厦门创业。4年多来,我和我的团队所从事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是中国重点支持发展的新材料项目之一。由于半导体研发制造的项目普遍投入大,资金占用周期之长,对所参与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准要求非常高。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和200多名高端专业人员,进行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的设计、研发和制造,经过艰苦的努力,到目前已经初具设计、研发水准及生产规模。

文章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网址: http://www.sxjybjb.cn/qikandaodu/2020/0821/560.html



上一篇:“一带一路”视域下陕西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发展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纪检监察制度的嬗变与启

陕西教育(教学版)投稿 | 陕西教育(教学版)编辑部| 陕西教育(教学版)版面费 | 陕西教育(教学版)论文发表 | 陕西教育(教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陕西教育(教学版)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