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王卫民用心走出山区寄宿制学校校长的别样人生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做一件感人的事容易,一辈子做感人的事难。王卫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做感人的事。他感动过白瓜小学的每一位师生,他在学校管理细节上多次不断地创新,

做一件感人的事容易,一辈子做感人的事难。王卫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做感人的事。他感动过白瓜小学的每一位师生,他在学校管理细节上多次不断地创新,他用心在山区寄宿制学校校长岗位上走出了自己别样的教育人生。

“三十四年,只为让山里娃走向外面的世界”——这是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白瓜小学校长王卫民在2011年被评为“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时的颁奖词。王卫民不只是在坚守,他更是用心在探索山区寄宿制学校管理的艰辛中诠释了教师的平凡与伟大。

让教师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1997年,在家乡小丘镇当了20年物理教师的王卫民调任白瓜小学校长,他是白瓜小学建成至今的第二位校长。

白瓜小学位于国定贫困县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后塬山区白瓜乡前咀村,是当地第一所寄宿制学校。建校仅用了57天,清一色的11名年轻师范毕业生也在1996年开学前配备到位。然而,白瓜小学开学仅仅招了几十名学生,学校所辐射的31个村子的入学率、辍学率依然很高,白瓜乡教育落后分散的状况并没有因为政府的决心和投入而很快改变。

临危受命的王卫民清楚自己承载的期望和责任。他来不及去考虑家里的老人、妻儿和农活怎么办,学校迎面而来的困难让王卫民寝食难安,尤其是教师的流失,建校开学仅一年,配备的11名教师只剩下6人。王卫民意识到,如果不尽快想办法,这6名教师还会流失,学校该怎么办?

为了让教师们切身感受到山民们生活的穷困和对孩子寄予的期?望,王卫民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家访,让全体教师徒步走遍山区的每个村落。王卫民对教师动情地说:“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待在山里,那山里的孩子怎么办?他们的希望在哪里?”王卫民理解年轻教师想离开这里的心情,他清楚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光靠说教是留不住教师的,他下定决心要把这里变成“家”,让教师真正产生对“家”的情愫,感受“家”的温暖。

从那时起,白瓜小学奇迹般地发生变化,教学楼、生态厕所、锅炉房、浴室、学生公寓楼等陆续建成使用,教师从6人增加到最多时的34人,学生增加到528人,白瓜小学变成了家长和孩子们向往的名校。2014年全校除王卫民和当地的几位教师外全都住进了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教师周转房,用上了自来水,换上了新办公桌椅和席梦思床。这期间,王卫民不仅是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办公条件,他无私而用心的服务更是给教师们留下了许多的感动。

从山沟里的白瓜小学到县城,需要到小丘镇坐每天早晚一趟的定时班车。学校到小丘镇十几公里的盘山路,陡峭处连自行车都骑不了,这让每周五返城回家的教师很是发愁。王卫民从当校长起,就成了师生的义务接送员,只要师生需要,王卫民的摩托车及通村公路修好后2012年买的私家小汽车总会及时赶到,不论冬夏,不分昼夜。赵欢老师说:“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总是王校长的摩托车接送我到镇上看病,特别是那次冬天胃病需要到镇上打吊瓶,王校长顶着风雪控制着摩托前行,我连续5天紧紧抓住他的棉大衣坐在摩托车上躲在他的背后,朱自清《背影》里父亲的形象一次次浮现在我眼前,我多次悄悄的流下了热泪……”。

“王校长是一个敏于察觉你的困难并给你贴心帮助的人”。在西安当了多年教师的牛晓莉说:“为了让我们6位家住西安的老师能过好周末,2008年到白瓜小学他就把我们的课都调到周四前,6年多来坚持送我们赶坐周五早上的班车。记得2012年放寒假,我们几个决定第二天早上回家,没想到半夜下起了大雪,早上望着地上厚厚的积雪,心想王老师的车没法送我们了。当时家里来电话说爱人住院,想步行到镇上,但有可能赶不上班车,我心急如焚。正在发愁时就听到校门口车响,王老师从车里出来,当时我们惊呆了,他说快过年了,大家回家急切,又知道我家里有病人,他给刚买不久的新车打上链子来送我们。一路上他车开得很慢,往常需要15分钟的路,那天他走了四十分钟,望着他的背影,我们的眼睛湿润了。我原来在西安的同事说,一个山沟里的小学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么多年来回奔波,你就放心把年迈的老人、上学的孩子和患脑溢血的丈夫丢在家里,可我就是觉得这所学校挺好,很温暖。”

“学校自来水接通前,到几百米外的前咀坝子抬水几乎是每天都有的事”朱春娟说:“每次去抬水,王校长都要亲自往桶里舀水,遇到上坡路,他总要替女老师把水提上去,看着他提着水弯曲的背影,我们心里既暖又酸。”

文章来源:《陕西教育(教学版)》 网址: http://www.sxjybjb.cn/qikandaodu/2021/0223/807.html



上一篇:王志宏高新全人教育的开拓者
下一篇:江苏以八礼四仪培养青少年文明素质

陕西教育(教学版)投稿 | 陕西教育(教学版)编辑部| 陕西教育(教学版)版面费 | 陕西教育(教学版)论文发表 | 陕西教育(教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019-2020 陕西教育(教学版)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